实训(实验)室工作条例
发布时间:2017-09-27 点击量:
第一章 总 则
实训(验)室是进行实训(验)教学和科学研究、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。为了加强我校实训(验)室的建设和管理,保障教育质量,提高办学水平,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,制定本条例。
实训(验)室工作必须努力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,保证完成实训(验)教学任务,不断提高实训(验)教学水平,为保证教学质量服务。
实训(验)室的建设和管理必须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,从实际出发,统筹规划、合理设置、科学管理,努力提高投资效益。
第二章 实训(验)室管理体制
实训(验)室实行系主任统筹、教研室主任负责制。
教研室主任负责编制实训(验)室建设规划和计划,并组织实施和检查执行情况;组织完成实训(验)室的工作任务;搞好实训(验)室的科学管理,贯彻、实施有关规章制度;领导实训(验)室各类人员的工作,制定岗位职责,负责对本实训(验)室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;定期检查、总结实训(验)室工作等。
第三章 实训(验)室管理人员的基本任务
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承担实训(验)教学任务。配合协助任课教师编写实训(验)指导书等教学资料,保证完成实训(验)教学任务。
要加强实训(验)用仪器设备、物品的管理、维护、检修等项工作,努力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,减少物品的消耗,杜绝浪费,为高效率、高水平地完成实训(验)教学和科学研究任务提供物质保证。
实训(验)室要不断改进实训(验)方法,积极开展仪器设备的改造、研究和自制工作,努力开设新的实训(验)项目。
在实训(验)教学中,要注意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,逐步养成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作风。
实训(验)室在保证完成教学、科研任务的前提下,要积极开展对外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,开展学术、技术交流活动。
第四章 实训(验)室的日常管理
实训(验)室要坚持科学、规范管理,不断完善、落实各项管理规章制度。
各系负责实训(验)课程标准、实施性实践教学计划、教材、指导书等的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控制检查;教务处和学校督导组负责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;设备处负责实训(验)教学条件、实训(验)项目、实训(验)教学经费和所用设备的管理,并协同教务处实施教学质量的控制检查。
实训(验)室仪器设备和材料、低值品、易耗品等物资的供应和管理,按照有关规定执行,各实训(验)室要通过科学管理,提高仪器设备和物资的利用率。
实训(验)室要认真做好安全和保密工作,严格遵守有关安全保密的法规和制度,切实落实各项安全措施。
实训(验)室要切实加强劳动保护工作,落实各项劳动保护措施。严格遵守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关规定,不随意排放废气、废水、废物,不得污染环境。
实训(验)室要重视采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手段,建立信息收集整理和归档制度,对实训(验)室的各种信息及时进行记录,并做好统计、分析和归档工作,及时向学校和上级有关部门提供实训(验)室情况的准确数据。
第五章 实训(验)室队伍建设与管理
实训(验)技术人员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技术力量,要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,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、相对稳定的实训(验)技术队伍。
实训(验)室工作人员要建立岗位责任制,各司其职,同时要团结协作,积极完成实训(验)室各项工作。
实训(验)室队伍应保持相对稳定,实训(验)室仪器设备保管员等主要岗位人员的调动或更换,须办理物资移交手续,经设备处审核批准后,按有关规定办理。
|
||||
|